網絡動態
面對反流氓軟件呼聲 信產部:將立新規驅“流氓”
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反流氓軟件呼聲,作為主管部門的信息產業部,終于要出手了。
10月16日下午,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副總工程師劉龍庚一出會議室,就被記者們圍住了!拔覀儾坷镆呀浾谥贫ㄐ袠I新規范了,用來限制的就是流氓軟件!眲埜龑τ浾咄嘎。
這是一個名為“流氓軟件定義標準”的研討會,發起者是高舉“剿滅流氓軟件”大旗的民間團體———“中國反流氓軟件聯盟”(以下簡稱“聯盟”),在成立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,它以一周起訴一至兩家公司的速度,將中搜、雅虎中國、易趣、中國緣、千橡等六個知名企業告上法庭,其中還包括了官方機構“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”(簡稱CNNIC)。此次會議也是該聯盟自成立以來首個面向社會的研討會,來自信產部、公安部的專家、人大代表、共享軟件作者、殺毒廠商、網民代表紛紛出席了會議。
信產部在給“流氓”定標準
“目前被網民公認的流氓軟件有130多種,但根據我們用技術手段測出的這種灰色軟件,已經達到200多種了!”在會上,奇虎公司總裁齊向東并不忌諱之前奇虎的備受爭議,坦然向參會者介紹了這個數字。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我國軟件行業規范的不健全、法律法規層面定義的缺失,是流氓軟件在互聯網上橫行無忌的根本原因(9月12日本版曾對流氓軟件法規空白作過專題報道,并與反流氓軟件聯盟共同發起關于以法律手段應對流氓軟件的探討)。
“因此我們需要更清晰的規范,要知道哪些是‘流氓’,哪些該制止”。劉龍庚所在的信產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承擔起了這項任務,他們的第一項研究內容,是對流氓軟件廣泛的調研。
“新規則將會由信產部牽頭,公安部、文化部、司法部等部委都參與其中,也會聽取互聯網企業和民間組織對流氓軟件的理解,最后,信產部會出臺規則,但具體的技術鑒定則會由公安部出面!眲埜榻B,“我們中心要做的第一步,就是得確定是否采用‘流氓軟件’這個名稱并列出相關技術特征!
然而劉龍庚們的“第一步”顯然走得不輕松。面對記者的追問,這位被團團圍住的副總工程師連連擺手:“不要再問我什么時候能拿得出來,因為這真的很難,現在沒法拿時間表!
叫“流氓”還是叫“惡意”
名稱的取舍、相關技術標準確定之不易,這從當日各方代表的各執一詞也可看出。研討會上,公安部技術鑒定專家、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金波表示認可“流氓軟件”的稱謂,反對將其提法改為“灰色軟件”或“惡意軟件”:“我覺得‘流氓軟件’這個名稱非常好,更能準確地表明這類軟件的行為特征,一定角度來講,這個詞也反映了我國網友的智慧和對這類軟件的憤怒!
但一些互聯網企業則明顯對“流氓軟件”稱謂不甚認同,認為“流氓”一詞不客觀、不規范、不公正,部分企業含蓄地表示,這類稱謂帶有一些網民的情緒化,并不能真正反應出這類軟件的本質,而且容易引起法律上的風險,還是叫“惡意軟件”或者“灰色軟件”更好一些。
“目前來說,還是很難有全面的定義來對‘流氓軟件’進行全方位的闡述!甭撁税l起人董海平在會上不無遺憾。
專家支招:反“流氓”現有法可依
不過,金波也認為,雖然還沒辦法定義流氓軟件,但流氓軟件確實對用戶的計算機系統造成了損害,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!昂芏嗔髅ボ浖䦟τ嬎銠C信息的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,或者破壞用戶的隱私,這些都違反了國務院第147號令的規定!苯鸩ū硎。
“流氓軟件沒有自我復制性,但它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就是破壞了計算機系統,而法律上對破壞計算機系統有明確的定義,嚴重的甚至可以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!苯鸩ǚQ,目前公安部已經就“流氓軟件的發展傳播機制以及防治方法”列入研究對象。
此外,金波還建議網民將因流氓軟件而受到損害的情況量化,這樣有助于網民在訴訟中提出具體的索賠,他表示,普通網民的訴訟大多是民事訴訟,如果流氓軟件所造成的后果嚴重,將可以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。
聯盟的法律顧問魯智勇博士則給網民指出了另一個訴訟方法。他認為,從民事角度來說,任何市場行為都必須遵守誠信,這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!岸髅ボ浖哪康,就是借著人家的名譽或已經產生的便利條件進行強行搭載,在消費者不清楚的情況下來實現自己的經營利益,這樣就是強行締約的侵權行為,肯定違反了誠信的基本原則,都可以受到民法、合同法的制裁。只要我們善于行使訴權,實際上無須再更具體和更明確的規定!
研討會結束后,聯盟并沒有立刻公布流氓軟件的定義結果,草案隨后被放在網上聽取大家的意見。董海平說,促進立法也是聯盟的目標之一,聯盟目前還在和司法部門籌劃下一個主要以律師為主的研討會,希望對更專業性的法律問題進行探討。
隨后來自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消息顯示,互聯網協會已決定同意將“流氓軟件”改稱為“惡意軟件”,并牽頭于本月底成立中國反惡意軟件協調工作組,對惡意軟件進行定義、范疇劃分、標準制訂以及具體分類的工作,其中包括制訂企業自律規范、設立舉報熱線等舉措。如不出意外,上述規范及相應機制將在今年12月份正式出臺!”緢蟊本10月18日訊(王曉雁)
10月16日下午,信息產業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副總工程師劉龍庚一出會議室,就被記者們圍住了!拔覀儾坷镆呀浾谥贫ㄐ袠I新規范了,用來限制的就是流氓軟件!眲埜龑τ浾咄嘎。
這是一個名為“流氓軟件定義標準”的研討會,發起者是高舉“剿滅流氓軟件”大旗的民間團體———“中國反流氓軟件聯盟”(以下簡稱“聯盟”),在成立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內,它以一周起訴一至兩家公司的速度,將中搜、雅虎中國、易趣、中國緣、千橡等六個知名企業告上法庭,其中還包括了官方機構“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”(簡稱CNNIC)。此次會議也是該聯盟自成立以來首個面向社會的研討會,來自信產部、公安部的專家、人大代表、共享軟件作者、殺毒廠商、網民代表紛紛出席了會議。
信產部在給“流氓”定標準
“目前被網民公認的流氓軟件有130多種,但根據我們用技術手段測出的這種灰色軟件,已經達到200多種了!”在會上,奇虎公司總裁齊向東并不忌諱之前奇虎的備受爭議,坦然向參會者介紹了這個數字。而業內人士普遍認為,我國軟件行業規范的不健全、法律法規層面定義的缺失,是流氓軟件在互聯網上橫行無忌的根本原因(9月12日本版曾對流氓軟件法規空白作過專題報道,并與反流氓軟件聯盟共同發起關于以法律手段應對流氓軟件的探討)。
“因此我們需要更清晰的規范,要知道哪些是‘流氓’,哪些該制止”。劉龍庚所在的信產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承擔起了這項任務,他們的第一項研究內容,是對流氓軟件廣泛的調研。
“新規則將會由信產部牽頭,公安部、文化部、司法部等部委都參與其中,也會聽取互聯網企業和民間組織對流氓軟件的理解,最后,信產部會出臺規則,但具體的技術鑒定則會由公安部出面!眲埜榻B,“我們中心要做的第一步,就是得確定是否采用‘流氓軟件’這個名稱并列出相關技術特征!
然而劉龍庚們的“第一步”顯然走得不輕松。面對記者的追問,這位被團團圍住的副總工程師連連擺手:“不要再問我什么時候能拿得出來,因為這真的很難,現在沒法拿時間表!
叫“流氓”還是叫“惡意”
名稱的取舍、相關技術標準確定之不易,這從當日各方代表的各執一詞也可看出。研討會上,公安部技術鑒定專家、國家反計算機入侵和防病毒研究中心總工程師金波表示認可“流氓軟件”的稱謂,反對將其提法改為“灰色軟件”或“惡意軟件”:“我覺得‘流氓軟件’這個名稱非常好,更能準確地表明這類軟件的行為特征,一定角度來講,這個詞也反映了我國網友的智慧和對這類軟件的憤怒!
但一些互聯網企業則明顯對“流氓軟件”稱謂不甚認同,認為“流氓”一詞不客觀、不規范、不公正,部分企業含蓄地表示,這類稱謂帶有一些網民的情緒化,并不能真正反應出這類軟件的本質,而且容易引起法律上的風險,還是叫“惡意軟件”或者“灰色軟件”更好一些。
“目前來說,還是很難有全面的定義來對‘流氓軟件’進行全方位的闡述!甭撁税l起人董海平在會上不無遺憾。
專家支招:反“流氓”現有法可依
不過,金波也認為,雖然還沒辦法定義流氓軟件,但流氓軟件確實對用戶的計算機系統造成了損害,可以根據有關法律法規給予處罰!昂芏嗔髅ボ浖䦟τ嬎銠C信息的功能進行刪除修改或者增加,或者破壞用戶的隱私,這些都違反了國務院第147號令的規定!苯鸩ū硎。
“流氓軟件沒有自我復制性,但它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,就是破壞了計算機系統,而法律上對破壞計算機系統有明確的定義,嚴重的甚至可以依照刑法追究刑事責任!苯鸩ǚQ,目前公安部已經就“流氓軟件的發展傳播機制以及防治方法”列入研究對象。
此外,金波還建議網民將因流氓軟件而受到損害的情況量化,這樣有助于網民在訴訟中提出具體的索賠,他表示,普通網民的訴訟大多是民事訴訟,如果流氓軟件所造成的后果嚴重,將可以追究相關責任人的刑事責任。
聯盟的法律顧問魯智勇博士則給網民指出了另一個訴訟方法。他認為,從民事角度來說,任何市場行為都必須遵守誠信,這是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!岸髅ボ浖哪康,就是借著人家的名譽或已經產生的便利條件進行強行搭載,在消費者不清楚的情況下來實現自己的經營利益,這樣就是強行締約的侵權行為,肯定違反了誠信的基本原則,都可以受到民法、合同法的制裁。只要我們善于行使訴權,實際上無須再更具體和更明確的規定!
研討會結束后,聯盟并沒有立刻公布流氓軟件的定義結果,草案隨后被放在網上聽取大家的意見。董海平說,促進立法也是聯盟的目標之一,聯盟目前還在和司法部門籌劃下一個主要以律師為主的研討會,希望對更專業性的法律問題進行探討。
隨后來自中國互聯網協會的消息顯示,互聯網協會已決定同意將“流氓軟件”改稱為“惡意軟件”,并牽頭于本月底成立中國反惡意軟件協調工作組,對惡意軟件進行定義、范疇劃分、標準制訂以及具體分類的工作,其中包括制訂企業自律規范、設立舉報熱線等舉措。如不出意外,上述規范及相應機制將在今年12月份正式出臺!”緢蟊本10月18日訊(王曉雁)